雙反”和“201關稅”美國針對中國光伏產品的重要貿易手段
2021-09-17 16:40:10 來源:
2011年11月9日,美國商務部針對原產于中國的電池片、組件開展了反傾銷、反補貼的“雙反”調查,隨即要求中國光伏制造商對出口美國的電池片、組件繳納稅率為18.32%-249.96%的傾銷稅,以及14.78%-15.97%的補貼稅,之后定期審查費率,目前的范圍約為90%至240%。
2014年,美國又發動二次雙反,對除2011年“雙反”調查涉及產品以外的其他電池片、組件開展“雙反”反規避調查,并將調查范圍從中國大陸擴大至臺灣地區,最終為這些進口產品設定了26.71%-151.98%的傾銷稅和27.64%-49.21%的補貼稅。
這之后中國光伏電池、組件制造商紛紛投資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巴西等地,逐步形成全球產業鏈布局。
2018年,歐委會宣布終止對華光伏產業的雙反措施。
2021年8月16日“美國太陽能制造商反對中國規避”組織向美國商務部正式提交申請,要求對特定生產商生產的、用產自中國的硅片等上游部件在越南、泰國及馬來西亞完成組裝并出口美國的晶體硅光伏電池及組件分別發起反規避調查。并呼吁對中國太陽能產品的關稅擴大到所謂的“規避實體”。
為了反規避,美國Solaria公司不惜自證有罪,賊喊捉賊,以便向美國商務部提供“反規避”的證據。
美國商務部將有45天的時間根據請愿書展開調查,在10月初將發布初步裁定,目前看來很可能會引發對東南亞國家“雙反”關稅的征收,最終決定預計將在明年夏天(提交后300天)做出。
業內分析認為,越南等東南亞地區對美國的出口規避路徑如果被限制后,我國組件企業目前還沒有其他的渠道繼續規避。此類的摩擦會增加中國光伏出海的成本和風險,考驗組件企業風險應對能力。但是美國無法對東南亞的產能反補貼,只能反傾銷,傾銷稅,稅率不高。美國可以對大陸201調查,反供應鏈“強迫勞動”等限制,但對東南亞不適用。所以“雙反”對于東南亞建廠的企業,有影響,但是完全是可以承受的。
2018年,由美國光伏制造商SolarWorld、Suniva公司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申請,特朗普政府從2018年2月對產自中國的進口太陽能電池/組件征收為期4年的“201關稅”,首年稅率為30%,并且是在原有的“雙反”稅率上疊加。之后每年下降至25%、20%和15%,其中雙面組件享受關稅豁免。 按四年下調時間表設定,預計將于 2022 年 2 月全面到期。
據了解,2020年關稅已經降至20%左右,并預計在2021年初進一步降至15%,但2020年10月,特朗普啟動計劃,又將關稅提高到18%,并取消對雙面組件的豁免,導致目前仍被征收20%的關稅。
2021 年 8 月 2 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 收到Auxin Solar和 Suniva 公司提交的請愿書,8 月4 日收到Hanwha,QCELLS、LG Electronics和 Mission Solar Energy的請愿書,要求延長在2022年2月即將失效的“201光伏關稅”。其中還包括要求將關稅配額(TRQ)從目前的2.5 GW提高到5 GW。
當天美國太陽能行業協會SEIA對Auxin和Suniva兩家公司提交請愿發布了嚴正聲明,認為過去四年來Auxin和Suniva等公司根本沒有對201關稅所保障的產品做出任何努力,甚至根本沒有生產過美國光伏產業最需要的光伏組件型號,對美國光伏應用帶來了嚴重傷害。SEIA堅決反對繼續延長201條款。
2021年8月12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宣布,將針對是否要延長201關稅保障召開行業聽證會。
而根據貿易法,如果ITC批準延長201關稅,其期限將不超過四年,并且不能再次延長。稅率也必須逐年下降。因此,即便延期,組件價格也不會因此而上漲,因為關稅不會比當前水平更高,只會逐步下降,直至2026年完全取消。但如果不被批準,那么美國的組件買家將立馬享受到價格突降。
來源:索比光伏網